樊口街道:服务“组合拳” 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11-07 15:41  

“公交直达厂区,停车充电无忧,手续全程代办”,近日,鄂城区樊口街道企业员工和负责人的真切感受,道出了当地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密码。从投入巨资升级交通与停车配套,到为企业量身定制“专班服务+第一助理”机制,再到实现行政审批街道“一站式”办结,一系列精准举措不仅让1500余家辖区企业吃下“定心丸”,更助推街道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入突破2.16亿元,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彰显了以服务精度换发展速度的深刻内涵。

硬件先行破瓶颈,筑牢发展“硬支撑”。企业发展的痛点,往往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切入点。樊口街道深谙此道,针对企业员工通勤难题,积极协调延伸7路、3路公交线路,实现员工“点对点”直达厂区,让求职者高先生这样的应聘者打消距离顾虑;投入6389万元建成2000个车位、300个充电桩的大型停车场,1.2亿元打造330间“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从停车、居住等“关键小事”入手,破解了企业“留人难”的共性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街道利用专项债资金升级20余条主次干道,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企业发展,更让“鄂州小光谷”的区位优势愈发凸显,为泰尔斯合金等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奠定基础。

精准服务暖人心,激活发展“软动力”。如果说硬件升级是“筑巢”,那么精准服务便是“留凤”的关键。樊口街道创新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包保责任制,为特普生、鄂鱼美尚等企业配备“第一助理”,实现服务“一对一”精准对接。当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特普生面临招工难题时,街道联合人社部门开展专场招聘、下乡揽才,助其招引300余名工人,保障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永科电线电缆项目在专班全程跟进下,实现快速落地投产,负责人的“超出预期”感慨道出了企业的心声。这种“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服务理念,让街道两个月内推动十余个重点项目落地,彰显了“樊口速度”的服务效能。

制度创新提效能,构建发展“长效盾”。营商环境的优化绝非一时之举,需靠制度机制保驾护航。樊口街道将服务创新固化为制度规范,通过“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机制压实责任,推行“提前介入、并联审批”模式压缩办理时限,实现行政审批“街道一站式办结”。这种制度创新不仅让国创高新新材料项目18天完成全部前期手续,更让企业办事从“多头跑”变为“跑一次”甚至“不用跑”。与此同时,街道纪工委专项督查确保政策落地,政银企对接、校企合作等常态化机制,持续破解企业融资、用工等痛点,形成了“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良性循环,也让街道纳税超百万元企业达26家,形成梯度合理的纳税主体结构。

从交通配套到人才服务,从项目落地到生产运营,樊口街道的助企“组合拳”,本质上是践行“以企业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当越来越多地区陷入“政策内卷”时,樊口街道用事实证明,真正的营商环境竞争力,源于对企业需求的精准把握,源于把服务做到心坎里的务实作风。这份“硬件过硬、服务够暖、制度够实”的营商环境答卷,不仅为鄂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更为基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樊口经验”。

特约记者 汪新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