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烧了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政府不仅给做了新屋,现在还能办证了!”近日,鄂城区西山街道落驾坪社区老六栋的居民陆续拿到了“红本本”,老百姓都喜笑颜开。
一本不动产权证,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安居梦。今年鄂城区启动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以来,以“群众无过错即办证”为原则,在“党委主导、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下,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大力落实落驾坪老六栋火灾重建后36户的办证工作。
落驾坪社区老六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因年久失修,房屋结构老化严重,于2021年7月11日被评定为“C级危房”,同年8月5日,一场突发火灾造成该栋房屋严重受损,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022年1月30日,西山街道办事处牵头正式启动老六栋原址重建工作。2023年1月建成交房,原36户居民全部顺利回迁入住。
然而,老六栋属于老旧小区原址重建项目,涉及土地性质变更、规划调整、竣工验收、面积测绘、土地出让金补缴、无法开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若无法正常办证,居民上学落户、房屋交易、抵押贷款都受影响。
鄂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攻坚,先后9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座谈调度,会商研判堵点难点、讨论化解措施。多部门协同推进,一步步为办证扫清障碍:针对房屋抵押导致原权证未注销产生供地争议的问题,区自规局刘局长亲自领办实事、实地勘察、走访群众,“应对办证难问题,现成条文很难找到完美对应的解决办法,绝不能墨守成规、畏首畏尾,为群众办事,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往前多走一步。”最终敲定“一次供地、两批转移”的方案,实现“应办尽办、能办尽办”。供地公示结束后,区住建局立即组织五方责任主体进行质量验收,并委托第三方做好消防验收,满足不动产登记的法定前置条件。为加快办证进度,市区两级不动产“登记难”工作专班会议决定在无权属纠纷的情况下,简化地籍指界手续,不再颁发土地总证,一次性完成房地一体首次登记。8月14日晚西山街办就无购房合同的难题开会专题研究,第二天就组织居民与街办签订购房合同。最后,西山街办和区税务局秉承“为群众扛事”的担当,原房屋面积部分的税费由西山街办垫付,运用好“票税分离”政策直接为业主开具契税发票。针对新旧房屋面积差异产生出让金补缴问题,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逐户摸排产权信息,制定个性化办证方案,逐户通知、上门服务,确保政策解释到位、流程清晰透明。并在楼栋公示通知办证时间、地点、所需材料等,让老百姓办证心里有底。如今,为民服务的触角还在不断延伸。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专门开设“非工作日”办证专窗,提供预约、延时服务,实现“一窗受理当场办结”,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清障过程中,该区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环节,建立每周常态化调度机制,确保整治压力一贯到底,推动职能部门打通不动产登记“中梗阻”。其间,区纪委监委对干部在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中临机决断、突破常规,出现一些偏差失误或造成一定损失的纳入免责情形,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
8月21日上午,方师傅在落驾坪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完成超出面积部分土地出让金补缴手续后,提交申请材料。不到半个小时,新的不动产权证书便交到他手中。随着首证发放,老六栋其余住户的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也将全面铺开,预计在未来一个月内基本完成换证。
近两年来,鄂城区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共77个项目,已办理房屋首次登记34396套,惠及群众10万余人。全力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难题,切实解决历史“旧账”,该区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推动更多“有房无证”难题清零,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真正让老百姓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通讯员 张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