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带手机入校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

03-05 16:35  

姜婷

新学期开学伊始,根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我市部分学校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对此,多数家长表示支持。

一直以来,众多中小学生家长对于孩子使用手机这一问题又爱又恨。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与家长、同学保持紧密联系,还可以掌握各种即时资讯,接触新鲜事物,拓宽视野。另一方面,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学生缺少辨别能力,很容易被带偏,容易沉迷网络和游戏,影响学习、损害视力。

从我市学校响应教育部通知的做法可知,此举是为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在禁止手机入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学生确有沟通需求的特殊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我市华容中学在手机管理方面出实招,开通免费电话。学校与移动通信公司联系,在东、西门卫室各安装一台座机,供学生免费使用。

事实上,禁止手机入校园的举措管不管用,还来自于学生内心是否认可。如今,许多成年人都已被手机“绑架”,更何况中小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手机的使用,对手机“拿得起、放得下”才至关重要。否则,如若出现“校内不用,校外疯狂用”的问题,恐怕“手机禁令”也会大打折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孩子来说,亲近大自然,与同学、家人、师长和真实社会生活面对面沟通,才是最好的成长。家长应该从忙碌的工作中多抽一些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歌唱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淡化对手机的迷恋。

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管理。孩子抵抗诱惑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都相对较弱,需要家校合作,共同督促。戒除“手机依赖症”,并不是完全杜绝对手机的使用,可以在孩子学习之余,给孩子一个放松的机会,规定一个固定时间段,引导孩子适度玩手机。同时,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手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