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
近期,首创于浙江的产业链“链长制”有了“鄂州版”——我市将以临空经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商贸服务、文旅康养等6个领域为重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组建高质量发展招商工作专班,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链,统筹优质资源,以“链长制”招商迈好“项目建设攻坚年”的第一步。
“链长制”由“链主”和“链长”两个部分组成:“链主”是企业,“链长”是政府,“链长”与“链主”的关系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浙江等地生动的实践,“链长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加强对新兴产业链和面临较大风险产业链的支持和协调,是民营经济的“守护者”,也是产业创新的“加速器”。
作为一项创新的产业制度,鄂州如何“尝鲜”?
从宏观发展来讲,“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市“三城一化”建设突出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科学确立主体功能分区,航空城、科学城、生态城骨架日益清晰,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武鄂同城化核心区优势突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鄂州有的放矢,根据各区鲜明的产业体系特征,制定特定的产业链工作计划,从各产业链自身的角度统筹推进各类企业发展,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优化专业服务环境,依靠产业链招商实现“引资紧链”、增加研发投入实现“技术补链”、鼓励培优培强实现“组织固链”。
同时,围绕鄂州空港经济带、光谷科创大走廊、百里长港生态轴,做强“光芯屏端网”,做精科技创新产业,做优现代服务业,推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方向发展,解决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升级滞缓、中高端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
从微观发展来讲,“链长制”机制中明确提到“一名产业链指导专员、一支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鄂州的配备是:一条产业链、一名市级领导、一个招商专班、一张招商地图、一本项目册、一套产业政策……“链长”通过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区域分布图,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状况和产业链各环节状况,促进加强开放合作,积极引资,补短板;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我市现有产业载体平台、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产业链发展壁垒。
“链长制”的产业链制度就是“链主”通过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获得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在这个竞争过程中,需要“链长”的维护,发挥好建设者和协调者的功能,“链主”与“链长”要严守各自的边界。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本质是市场行为,地方政府作为“链长”,主要责任是维护和发展产业链,必须严守中立角色,尊重“链主”和“链员”,敬畏市场,如此才能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有益于产业链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