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以“四个着力”为路径 建设“四强”党支部

11-06 20:33  

在新时代党建工作征程中,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承担着凝聚党员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为切实提升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近两年来,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党支部以“四个着力”为路径,建设“四强”党支部,为全市自然资源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着力教育铸魂,锻造政治引领型先锋支部。强化理论武装,实施“双线”融合教学模式,建立“学思用评”闭环管理与跟踪问效机制,培育先锋力量。一是聚焦教育重点。引导党员干部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论述,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见效。二是丰富教育形式。构建“线上+线下”学习模式,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党建云”等数字化平台,每日自学打基础,月度研讨促深化。线下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为载体,采用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案例研讨等沉浸式教学,系统推进理论武装向实践能力转化。每季度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授课,将授课内容纳入月度研讨,促进消化吸收,形成“学习——思考——实践——提升”闭环机制。三是评估学习效果。定期开展学习成果交流研讨,采取知识测试、实践调研、组织生活画像等评估措施,动态跟踪学习成效。将评估结果运用到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切实将支部打造成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坚强阵地。

着力管理固本,夯实组织建设型堡垒支部。通过选拔精干班子、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等举措,筑牢支部根基,促进支部建设全面提升。一是抓好支部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担任支部班子成员。设立“理论培训+实践锻炼+考核激励”提能机制,定期组织支部班子成员参加党务工作专项培训、党建业务研讨交流,重点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支部工作规范化能力。推行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制度,通过“老带新”“传帮带”,促进支部班子成员在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完善支部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成效清单等方式优化“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月初部署、月中督导、月末复盘,确保组织生活制度常态长效。采取季度自查、支部交叉互评、上级党委考评方式,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良性机制,推动支部建设全面进步。三是严格党员队伍管理。建立党员信息台账,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组织生活参与情况,对党员进行细致管理、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在春节、“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慰问困难党员,积极组织参加运动会、合唱比赛等丰富文体活动,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党员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

着力监督正风,涵养纪律作风型清廉支部。协同推进纪律教育、日常监督和问题整改,强化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事业发展提供纪律保障。一是加强常态化纪律教育。每季度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违纪违法案例等方式,推动廉洁教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防控”转变。对“关键少数”加强权力规范和责任担当教育;对年轻干部注重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对新提拔干部强化任前廉政谈话,明确岗位职责和廉洁风险点。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确保取得实效。二是加强精准化日常监督。主动接受上级党组织监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构建对支部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立体监督网络。重点监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政治纪律规矩、履行“一岗双责”等情况,确保权力运行规范透明。充分发挥支部纪检委员的“前哨”作用,运用交心谈心、思想动态分析、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三是加强长效化问题整改。以意见箱、举报电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对支部工作和党员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将支部工作计划与上级巡察整改要求紧密结合,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实行台账管理,对整改任务逐一跟踪落实,形成“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流程。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对已完成的整改事项进行复查,防止问题反弹,巩固整改成果。

着力服务聚力,激活作用发挥型实干支部。采取书记领办实事、“党员红旗岗”等党建赋能举措,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优化服务、守护群众的强劲动能。一是服务防灾减灾。牢牢扛起地灾防治工作主体责任,成立由支部书记挂帅、党员牵头的防灾减灾工作专班,编制“地灾隐患巡查计划”,对汛期和雨期地灾防治工作进行部署落实;协调督促各街道(乡镇)、有关部门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联合技术单位精准实施地灾防治项目,对落驾坪青年公寓、群艺馆等处地灾隐患点进行治理,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二是服务生态安全。在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设置“党员红旗岗”3个,带动群众组建志愿服务队105个。与村联合开展“书记领办实事,党员带头奉献”活动,党员干部和村民自觉捐款,建起长达10余公里“防火带”。全市38806公顷林地和森林面积落实了人防、技防措施,全市森林防火隐患点均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筑牢了防火“铜墙铁壁”。三是服务民生发展。组织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关键工作中勇当先锋模范,去年以来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件,积极参与社区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和独居老人定期探访服务,深入联系点和常住地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红色物业创建等志愿服务200余人次,满意度达100%。支部凝聚力、党员战斗力、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通讯员 严国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