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船板钢、超高强度抗震钢筋等钢铁“尖货”接连问世,“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成功跻身省级特色行列,“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壮阔征程中,鄂州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整体提升企业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撬动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州篇章。
传统产业加速蝶变
以高端板材领航产业升级
鄂州,这座因钢立市的“钢城”,在时代浪潮中正经历着深刻转型。花湖国际机场建成投用,为其开启了向“港城”迈进的新篇章,但钢铁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近年来,鄂州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推动钢铁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步迈进,鄂钢公司更是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先锋力量,在高端板材领域实现多点突破,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高端板材研发赛道上,鄂钢公司可谓一路披荆斩棘,成果斐然。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为例,2024年10月,鄂钢公司成功开发出EH40Z35高强度船板钢,并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EH40Z35是高强度船板钢中强度等级最高的,最大厚度达75mm,具有强度高、抗冲击、塑性加工和焊接性能良好的优点,可用于远洋船舶、高寒水域钻井平台、深海钻井平台以及海上风电装备建造。2025年1至4月,鄂钢公司成功为大型船舶制造项目供应1800吨高强度船板钢,助力国家重点动力船舶建造,加快推动高端船用钢国产替代进程。
这种突破并非孤例。2025年4月,鄂钢公司自主研发的630MPa级超高强度抗震钢筋,凭借技术突破性、质量稳定性及市场认可度成功斩获湖北精品认定证书。该产品以强度提升30%、施工减量20%的显著优势,近5年累计供货15万吨,广泛应用于上海抖音总部大厦、南京奥体中心等重点工程,在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等应用场景树立品质标杆,在高强钢筋研发与应用领域持续领跑。
作为桥梁钢领域的“国家队”,今年4至5月,鄂钢公司桥梁钢产品成功中标鄂州长江大桥引桥、沁伊高速孟州黄河大桥及十巫北高速汉江特大桥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与此同时,鄂钢公司还供货沪昆高速、柯诸高速、京台高速、佛山伦桂路、丹江小三峡等10余个桥梁工程,桥梁钢接单量4.5万吨,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续写鄂州人的钢铁传奇。
新兴产业攀高向新
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在鄂州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热土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新兴产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6月16日,在省经信厅发布的2025年度湖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鄂州光电半导体芯片与器件产业集群入选。这是鄂州在“光芯屏端网”产业领域深耕细作、厚积薄发的有力见证。该集群深度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大格局,精准聚焦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Mini/MicroLED等核心环节,形成以化合物半导体和显示芯片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链,向着中国半导体产业新高地的目标奋勇攀登。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灵魂。7月,鄂州新兴产业发展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华容区数显光电子信息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公示的9个集群之一。作为湖北省数显光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重点布局区域,华容区已形成以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通信设备、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024年,集群营业收入达127亿元,近3年平均增速10.28%,主导产业占有率38.11%,华容区连续3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优秀区”。
7月,2025年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结果公布,鄂州葛店激光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获评优秀等次。葛店经开区以华工法利莱、逸飞激光、同方高科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延伸拓展激光智能装备产业链条,汇聚上下游企业12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5家、科创新物种企业37家、规模以上企业92家,展现出集群强大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今年上半年,鄂州新兴产业“含新量”“含金量”不断提升,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1.6%、11.43%,唯森制药等16家企业获评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华工法利莱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拓材科技获得国家专利40余项,超高纯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喜人的成绩,勾勒出鄂州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图景。

站在新的起点,鄂州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产业破局起势
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
发展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鄂州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敢为人先的实践行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成为鄂州培育未来产业的关键阵地。随着研究院内AI人才培训、验证交付、产业孵化“三大中心”全面启用,一条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集聚的完整链条已然成型。在这里,一批批怀揣科技梦想的AI技术人才汇聚一堂,接受前沿知识的滋养与专业实践的锤炼,为产业发展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力量。验证交付中心则如同一个精准的“质检官”,确保每一项AI技术成果都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为后续产业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而产业孵化中心更是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资金支持到政策引导,从技术指导到市场对接,全方位助力企业茁壮成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鄂州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更助力鄂州在人工智能产业赛道上抢占先机。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鄂州同样展现出锐意进取的拼搏姿态。葛店经开区率先发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全域开放。这一开创性举措,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众多关联企业纷纷入驻,在这里开展各类试验项目,不断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在复杂路况下的性能表现和安全保障。鄂州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空港物流、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蓬勃发展。
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鄂州同样积极布局、大胆探索。花湖国际机场作为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与中国移动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低空全域安防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机场周边低空领域的安全保障水平,更为低空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支撑。与此同时,全省首条短途货运航线——“鄂州至十堰”低空货运航线正式通航,为两地物资流通和产业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低空货运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全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从人工智能的前瞻布局,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先行先试,再到低空经济的积极探索,鄂州正以坚定的步伐和创新的思维,在未来产业的蓝海中破浪前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支点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鄂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 蒋康康
图片 | 方仲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