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农副 + 文创产品进驻青天湖服务区 出行带 “特色” 超省心

11-21 15:04  

11月20日上午,樊口街道办事处联合鄂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鄂城区农业农村局(以下简称 “三方联合单位”)带着鄂州部分农副产品及文创商户来到武鄂高速青天湖服务区,推动鄂州特色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进驻青天湖高速服务区开展售卖业务。此举将搭建 “交通 + 农业 + 文旅” 融合发展新平台,为鄂州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也为过往旅客带来地道的地方特色产品体验。

挖掘地域优势,破解销售难题

鄂州地处江汉平原东端,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孕育了武昌鱼、鄂城鳜鱼、梁子湖大闸蟹、沙窝豆丝、葛膏堂系列、沼山胡柚、非遗鄂州鱼圆、东坡饼等一批享誉周边的特色农副产品及特色小吃,还衍生出铜镜等富含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然而,长期以来,部分优质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因缺乏便捷的对外销售渠道,面临 “藏在深闺人未识” 的困境,农户增收潜力与文化传播价值未能充分释放。

“感谢政府为我们联系售卖平台,让我们武昌鱼能够搭上高速服务区这个渠道。”一位武昌鱼供应商说。

“青天湖高速服务区作为区域交通枢纽,每天过往车辆多、客流量大,辐射范围涵盖周边多个城市,是展示和销售地方特色产品的黄金窗口。” 樊口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三方联合推动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进驻服务区,正是看中了服务区的流量优势,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人了解、购买鄂州优质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

明确责任分工,保障产品品质

为确保此次合作顺利推进,三方联合单位制定了清晰的责任分工,形成 “统筹协调 + 质量监管 + 文旅推广” 的联动机制。其中,樊口街道办事处承担统筹协调职责,负责对接青天湖高速服务区管理单位及本地农产品流通企业,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推动项目从对接走向落地;鄂城区农业农村局则聚焦产品质量,将对入驻服务区的农副产品进行严格筛选,审核产品检测报告与溯源信息,确保所有售卖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守护消费者权益;鄂城区文旅局将结合鄂州文旅资源,在服务区售卖区域设置宣传展架,展示吴王古都历史文化等内容,发放文旅宣传手册,实现 “卖产品” 与 “推文旅” 的双向赋能。

据了解,首批计划进驻的产品涵盖三大类:水产类(武昌鱼、红尾鱼、大白刁等);加工食品类(豆丝、鱼丸、东坡饼、老米粉、农家米、泡藕带、酸梅膏等);文创产品类(古铜镜,观音阁冰箱贴、博物馆冰箱贴等),后续还将根据季节变化与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品品类。截至20日16:10,有多个产品已经上柜台销售。

多方共赢,打造融合发展样板

此次合作不仅为鄂州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通道,也将为青天湖高速服务区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服务品质。“以往服务区的商品多为通用品类,缺乏地方特色。鄂州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的进驻,能让旅客在休息之余,购买到地道的地方特产、带走有文化记忆的文创好物,提升出行体验。” 青天湖高速服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就完成商品对接,协商场地、陈列等具体细节并正式售卖。

“未来,我们还将持续优化合作模式,探索‘服务区售卖 + 线上订单 + 线下自提’的融合销售方式,进一步扩大鄂州农副产品及文创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鄂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三方联动是鄂州推动 “农业 + 文旅 + 交通” 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有望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的样板项目。

特约记者 汪新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