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竹山县残联考察团来鄂城区考察学习

11-07 18:36  

11月5日,第六届全国自强模范、十堰市肢残协会主席成江率十堰市、竹山县残联一行四人来鄂城区考察学习。

鄂州是湖北省第一个试点推行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换(制)发,且运用成熟的地区,考察组此行主要是学习了解办证流程,以期在十堰推广。

在鄂城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召开的座谈会上,鄂城区残联介绍了鄂城区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办理有关情况,并分享了相关工作经验与做法。

鄂城区“三代证”工作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彻底转变服务理念,通过一系列主动服务机制,精准打通了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大厅,考察组详细了解了从申请、评定到发证的全流程。线上,申请人可通过全国残联服务平台提交申请;线下,可在社区(街道)残联窗口提交材料。评残专家在指定医院进行专业评定后,区残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制证。最关键的一环在于发证——证件通过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免费送至残疾人手中,实现“群众不跑路、服务送上门”。

在“送证上门”的基础之上,鄂城区更进一步,创新推出“反向办”服务。全区10个镇(街)和120个村(社区)全面建成“残疾人服务驿站”,依托此网络定期主动排查辖区内到期需换证人员,并联合医生上门办理,实现了从被动等待申请的“人找服务”,到主动发现需求的“服务找人”的根本性转变。此外,针对重度残疾、行动不便群体,区残联定期开展上门评残服务,2025年已开展5次,服务93人。

除了服务流程的创新,“三代证”本身的智能化升级也是考察组关注的焦点。相较于第二代残疾证,“三代证”在硬件上采用与身份证同级的环保PVC材质,内置加密芯片,极大地提升了耐用性与防伪性。其外观无特殊标识的设计,有效保护了残疾人隐私。

在实际应用上,卡面印制的二维码支持支付宝扫码核验,残疾人享受优惠更加便捷、隐蔽,真正体现了“一卡在手,服务全有”的便民理念。在办证窗口,鄂城区还同步提供两项补贴申领、残疾人医保社保对接等服务,实现“一次跑腿、多项办好”,进一步拓展了“三代证”的服务外延。

在座谈会上,双方就业务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成江主席对鄂城区在“三代证”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予以高度评价,表示此次考察收获颇丰,相关经验和做法极具参考价值。

此次考察学习不仅增进了两地残联的情谊,也为双方后续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鄂城区以“三代证”为抓手的创新服务模式,正成为推动基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样本。

全媒体记者李文晋 通讯员王钦若

相关阅读